close
燒蚵灰』是台南地區流傳久遠的傳統產業,所謂"蚵灰"是漢人用來建造屋舍和船隻連結時的填補劑,由"蚵灰"與"糖水"、"糯米汁"調和而成,使得房 舍得以堅固、木船耐用。
不過因為現代石灰工業的競爭取代下,燒蚵灰的蚵灰窯相繼被拆除,僅剩安平蚵灰窯保存下來,因此台南市政府便規劃成「安平蚵灰窯文化 館」,利用圖片以及文字,介紹蚵灰窯的由來,而且還有義工在現場導覽說明,由蚵仔養殖介紹到蚵灰窯的歷史。
「安平蚵灰窯文化館」由蚵灰窯的主體建築物、倉庫組成,館內陳列昔日燒蚵的器皿,並且設有科學展示及蚵灰的應用,是間小而巧的文化館。
本來想10分鐘逛完.結果這位非常熱心ㄉ大哥.非常詳細ㄉ導覽.居然逗留ㄏ快1ㄍ小時.大哥是這裡ㄉ原地主.四代都從事蚵灰.後來把這塊地和援建築物賣給台南市.因為對這裡事務非常孰悉.館長請他來當導覽員.
這是用紅磚疊砌而成,內部的直徑寬約四公尺,高度約二公尺左右,壁體的厚度最 薄的地方也有1公尺。
窯最底部放稻草.芒草.然後一層蚵殼.一層木炭堆疊到快滿出來燒7天.放2天在挖出來.應該沒記錯.因為大哥邊解說邊問---聽有沒.
燃燒時.要人力踩腳踏車轉動風扇.風扇是密閉ㄉ.為ㄌ展示.把蓋子拿掉ㄌ.
挑蚵灰ㄉ竹簍
以前收蚵灰是划竹筏出收.
過塞
蚵灰因為成本太高.棉國70年後就不再燒ㄌ.
大哥說當年做這行收入不錯.養活ㄌ4代.感謝大哥熱心導覽.讓宅媽和忙爸增加不少知識
第2棟建築物是介紹養蚵.蚵ㄉ成長過程.大自然真是神奇.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