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館距離近金典幾百公尺.走過去繞一圈拍拍照. 1960年代自來水管線未普及,當時沿海居民因無自來水可用大多用深井井水。 這些深井井水中砷含量高達0.4~0.6ppm 比起標準0.005ppm高出80倍以上 直到1970年代中期,才讓全部居民都有自來水飲用
咱2ㄍ是中年PIㄉ隨意流浪
島哪都不免要瞎搞ㄉ母子.
金典旁邊是誠品綠園道百貨.喜歡逛街ㄉ可以進去逛逛喔.不愛逛街ㄉㄉ一家3口.還是有進去喔...宅媽早餐瞎吃.要取車之前突然肚子不舒服.進去蹲廁所.父子2ㄍ進去看書等宅媽
東西向快速道路希望別記里程收費.看能不能帶動濱海ㄉ觀光.這條濱海快英開是開沒多久.沒啥車.沿路可以經過東石.布袋.北門.
東石愚人碼頭.叫你挺胸也不用這ㄇ賣力吧老爺
看ㄉ出來宅媽臉很腫ㄇ.又突然水腫.起床時眼睛腫到睜不開已經夠好慘.忙爸還說宅媽ㄉ臉好像豬頭..
兒子啊這裡看夕陽很棒.下次你可以帶ㄇㄟ來.
冬天ㄉ關係.又非假日吧.遊客超少.
能在人少ㄉ時間岀門玩.品質超好.
北門烏腳病紀念園區是美麗ㄉ意外.因為臨時動議而來發現這ㄇ棒ㄉ地方.
1960年代末期嘉南沿海北門、布袋、學甲和義竹等地區發生了烏腳病是台灣醫療史上的浩劫也是北門鄉民無法忘記的一段歷史 .
時間沒選好.沒開放.
身為護理人員.更有興趣
有烏腳病人之父 稱號的王金河醫師
當年透過台南神學院的宣教士 芥菜種教會的孫理蓮牧師娘連絡 王金河 醫師
於1960年成立烏腳病免費診所〈憐憫之門〉最高紀錄曾收容八十多人
當時人在埔里的 謝緯 醫師也每週到北門為病患動手術
當時王金河 孫理蓮 謝緯為早期烏腳病醫療的鐵三角
經過規劃後在2006年11月動工歷經9個月的施工,終於在2007年9月底完工,是台灣第一座以醫療為主題所成立的文化館。
王金河醫師展現無私的愛 這也是目前社會少見的
親自為患者清除潰爛部位所長的蛆虫 背行動不便的患者換藥
自己動手為死者釘棺木 入棺 找墓地並和義工扛著棺木為死者下葬

當時的行政院長蔣經國指示省政府成立防治機構
於1977年正式在北門成立烏腳病防治中心收容免費診所的所有病患
於1984年基督教芥菜種會北門免費診所歷經14年
完成艱巨的階段性任務 功成身退
其夫人王 毛碧梅 女士每天免費為患者準備三餐
帶領患者唱詩歌禱告 使他們精神有寄託 生活平靜


北門一直有在規劃建設.值得來走走
北門遊客中心前.
其實. 原先宅媽是想來這ㄍ地方啦.
這裡是王子變青蛙ㄉ拍攝地.雖然宅媽沒看過這部偶像劇.蛋長看到有人PO.來朝聖一下.
錢來也雜貨店建於1952年,為傳統斜瓦平房。為早期台鹽鹽工福利社,提供鹽工購買日常用品的場所(及育樂中心,2001年間台鹽在北門鹽場停止鹽業生產。
2003年6月推動閒置空間再造,聘請留法建築師林雅茵,進行改造行動,讓這棟老建物重新賦予新時代意義。
「錢來也」牆壁外觀是利用當地廢棄瓦片、貝殼、蚵殼鋪至而成,屋前掛著金元寶的招牌,象徵生意興隆、財源滾滾。
提瓦斯=提錢喔. 提最大桶ㄉ
裡面賣ㄉ都是古早味ㄉ食品.玩具.
兒子吃完這包ㄉ心得.還是科學麪好吃.
謝謝忙爸請休假.謝謝不想出門ㄉ兒子.陪宅媽吃ㄏㄏ.
3天2夜.縮成2天一夜. 雖然少去ㄉ一些地方.但是宅媽還是覺ㄉ很開心幸福.
吃吃ㄏㄏㄉ結果.體重----保持很好ㄉ.繼續保持ㄉ很好.該重ㄉ沒重.不該重ㄉ有重